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太湖新银鱼不仅在形态上与太湖新银鱼很相似,而且它们的个体大小、生长速度、食性等方面也十分相近。近几年在湖北地区的湖泊、水库相继发现了近太湖新银鱼,并在湖北省广水市徐家河水库成为优势种类,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近太湖新银鱼也是适宜我国湖泊、水库移植的银鱼种类。  相似文献   
2.
刀鲚与湖鲚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多态性及遗传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者遗传分化的水平很低,群体间的差异对总的变异没有贡献.所以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这一结果支持湖鲚是刀鲚的一个地理种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滇池银鱼资源变动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鱼移植滇池后资源变动的状况为例分析了持续处于高密度状态下的r—选择型种群其密度对个体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种群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滇池银鱼衰退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斜生栅藻对山东禹城地区碳酸盐水型瘦水与肥水两种水体进行生物改良后,引种短钝蚤作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短钝蚤在有适宜种类微藻作开始环境的先驱生物存在条件下,可以耐受碳酸盐型水质,并能成功地生长繁殖,本文还对3种培养液及两种培养模式下种群增长的动态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白龟山水库银鱼移植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盖玉欣  王玉芬 《湖泊科学》1995,7(4):374-378
1987年一次性向白龟山水库投放太湖新银鱼有效受精卵21×10~4粒,后形成强大种群生产力,1991~1993年累计生产银鱼190t,创经济效益500余万人民币。太湖新银鱼具有生命周期不长、食物链较短、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容易捕捞等优点,是“填补”移植驯化的理想对象。白龟山水库生态系中鱼类区系组成不够饱和,存有空闲小生境,饵料竞争比较缓和,敌害压力较小,是移植驯化银鱼的适宜水体。白龟山水库银鱼食性组成中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主;分布遍及全库,尤以上、中游水草区为最多。1991年全库银鱼相对资源蕴藏量为108920kg,即1.56×10~(?)尾。1991年约有29.5%的浮游动物被银鱼利用转化成为银鱼产品,生物学效益较高。综合考虑银鱼的繁殖和生长,在现有捕捞强度下,捕捞生产宜安排在11月~翌年2月为宜。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水库与湖泊银鱼移植与增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受试水库、湖泊中,移植与增殖二种银鱼,即近太湖新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经三种人工采卵受精技术的比较试验,采用半干法人工受精最为理想。经多种受精卵运输方法的比较试验,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最为理想。经散撒受精卵和网箱孵化的比较实验,采用网箱孵化最为理想。经不同放流鱼苗技术的比较实验,采用鱼苗平游后放流最为理想。经不同季节、不同开捕时间的比较实验,二种银鱼的合理捕捞时间为秋冬季,严禁在春季捕捞;最合理的开捕时间为国庆节前后。近太湖新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人工采卵授精时间为3月上旬和4月上旬,严禁在非繁殖盛期采卵。银鱼的捕捞强度应控制在资源量的2/3或3/4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银鱼生产的发展是通过银鱼的引种来实现的,银鱼的引种主要是采取向水体投放受精卵的方式来完成,受精卵又是通过人工繁殖而获得银鱼的人工繁殖不同于常规养殖鱼类,因其一经捕起很快就会死亡而不能进行人工催产因此银鱼人工繁殖的亲本是在银鱼的繁殖季节从天然水体中捕捞而获得,而大量的性成熟好的、可以立即进行人工受精的亲本只能在产卵高峰期才能捕获得到.所以了解并掌握银鱼的性腺发育规律和产卵时期对银鱼的人工繁殖十分重要 1992年4月至1996年5月在湖北省徐家河水库对近太湖新银鱼的性腺发育规律和产卵时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从1995年5月至1996年4月(银鱼的一生)周年标本中逐月进行了组织切片通过对近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pseudotaihuensis)卵细胞的组织学研究表明该鱼为分批产卵类型根据卵巢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建议将近太湖新银鱼的卵巢划分为六个阶段;从卵巢每月发育期趋势和卵细胞大小以及卵的成熟度得出近太湖新银鱼的产卵期为3-5月,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根据体长频率分布来看,近太湖新银鱼产完最后一批卵就死亡,因此,它的寿命仅一年从其周年体长和成熟系数分布并结合秋季大捕捞大量样本的检查,得出近太湖新银鱼只有春季产卵群  相似文献   
8.
对雌雄短吻新银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雌性短吻新银鱼肌肉鲜样中粗蛋白显著低于雄性(P<0.05),粗灰分极显著低于雄性(P<0.01),而雌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短吻新银鱼肌肉样品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但在含量上雄性短吻新银鱼绝大多数氨基酸均显著高于雌性(P<0.05)。其中雌雄短吻新银鱼肌肉干样中鲜味氨基酸(DAA)总量分别为26.43%、30.47%,占氨基酸总量的分别35.23%、35.83%。以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进行评价,雌雄短吻新银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而以CS进行评价时,雌雄短吻新银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雌雄短尾新银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cid score index)分别为89.51、93.13,构成比例符合FAO/WHO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雌短吻新银鱼鲜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DHA的比例显著低于雄性短吻新银鱼(P<0.05)。表明雄性短吻新银鱼的营养价值较雌性银鱼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湖鲚鱼和鲢、鳙鱼的食物组成及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和比较太湖鲚鱼、鲢、鳙鱼的食物组成,研究了它们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9-12月份期间,鲢鱼、鳙鱼食物中微囊藻约占体积比的90%以上、浮游动物不足10%;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鲢鱼和鳙鱼间的食物重叠系数为>0.99,相同食物组成比例为95.40%.而同期调查0 鲚鱼食物中微囊藻约占体积的15%-35%;如不计算微囊藻仅计算浮游动物的个数组成比则为:枝角类占89.77%±13 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鲚鱼和鲢、鳙鱼数量变化间的负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分析认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的鲢鱼和鳙鱼以微囊藻为主要食物;而鲚鱼和鲢、鳙鱼食物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可能存在对浮游动物资源的激烈竞争;它们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可能存在互相抑制.  相似文献   
10.
东太湖水生植被的生态功能及调节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杨清心 《湖泊科学》1998,10(1):67-72
根据1981-1983年间在东太湖研究基地成功进行四次人工受精卵,对太湖短吻银鱼卵子在卵膜内以及自由胚胎(前期仔鱼)的发育情况作了深入研究,并作了活体显微照相,太湖短吻银鱼胚胎发育期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在静水中孵化,水温4.9-14.2C时,受精卵经过312小时15分孵化.仔鱼孵出时,可由头,尾,胸乃至背部先从卵膜突出,弹出或伸出,以头部先出者居多,由此可见,以前认为以尾部最先弹出卵膜,以及曾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